本文转自:人民网-广西频道
晨曦中的西湾环海堤泛着粼粼波光,海浪花便利店的老索正将最后一箱海鸭蛋码上货架。
“我有一间便利店,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”——用来形容海浪花便利店老板老索的这家小店,再贴切不过。
老索是位来自吉林长春的退休人士,像候鸟追寻温暖一样,他也选择了风光旖旎的防城港作为安居之地。在这里买下商铺后,他便打造了这间面朝大海的海浪花便利店。当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(以下简称“防城港烟草”)发出共建“丹八桂”旅游终端的邀约时,双方一拍即合,携手将小店升级为特色旅游终端。
海浪花便利店店主老索正为游客指路。张涵摄
经过两个月的打造,这家不足50平的店铺,成了防城港烟草旅游终端的靓丽招牌——店招上的渔家姑娘剪影与浪花图案相映成趣,货架上咸香的海鸭蛋、馥郁的香料包与六堡茶饼错落有致,墙绘中簕山古渔村的晚霞与金滩的晨光交织成诗,海浪花成了醒目的旅游导览看板。
“阿叔,去白浪滩该往哪走?”三位背包客举着地图驻足店前。老索擦了擦手,从旅游导览架上抽出一张手绘地图,指尖沿着海岸线游走:“沿着环海西路开20分钟,经过红树林时记得减速,运气好能看见白鹭群飞。晚上回来可以去旁边的海鲜市场,选些兰花蟹让老板现炒,配着金花茶最是鲜甜。”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,自防城港烟草启动“丹八桂”旅游终端工程以来,老索的店铺已累计服务游客70000多人次,土特产专区月均销售额突破5000元。
“瞧!我这便民服务柜,路人的应急需求基本都能满足。”老索笑容满面地介绍道。从去年开始,在防城港烟草的支持下,海浪花便利店就配备了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设施,打气筒、医药箱、雨伞、充电宝……一应俱全。贴心的服务口口相传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,生意愈发红火。看似小小的便民柜,既解决了行人的燃眉之急,也为便利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近年来,防城港烟草紧扣防城港市“海边山”的独特旅游资源,从细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把服务送到店里、把温暖送到心头,全心全力共同做好便民暖心服务,赢得了广大消费者认同。
在防城港烟草的终端指导手册里,这样的终端转型故事被分解成标准动作:从便民服务柜的雨伞挂扣高度到土特产陈列的色系搭配,从文旅导架的地图到服务营销的礼仪培训,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。客户经理老陈至今记得初次到店时的场景:“货架堆着杂乱的日用品,老索蹲在门口修自行车。我们帮他重新规划动线,把最显眼的位置留给文旅产品,现在他都能给游客当向导了。”
这种转变并非孤例。在东兴市国门景区,零售客户阮姐的店铺增设了跨境特产区,越南咖啡与防城港沙虫干同柜陈列;上思县十万大山脚下的便利店,建造了丹心驿站,方便了更多往来的游客。据统计,自2024年启动旅游终端建设以来,防城港市已打造特色终端11家,带动零售客户年均增收1.2万元。
暮色中的海浪花便利店亮起暖黄灯光,老索将刚到的金滩贝壳工艺品摆上展架。海浪花便利店既是旅途中的便利驿站,也是感受这座城市温度与热情的一扇窗口。(张涵)
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